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7月13日由菩提分會在紐約道場五觀堂首度創新展出,靜態與動態作品交相輝映,吸引了逾80人的佛光人熱情參與,現場氣氛熱烈,充滿藝術與生活的溫度。 人間社記者顧根生攝
圖說:紐約道場監院有霖法師親臨鼓勵,讚歎佛光人文化氣質高雅、人才輩出,期勉各分會持續推動這類文化藝術、富有意義的寓教於樂活動,促進會員間的互動與交流。 人間社記者顧根生攝
圖說:活動菩提分會輔導法師妙住法師則表示,這次活動只是他提出構想,真正的執行與發揮來自於菩提分會會員的自主努力。 人間社記者顧根生攝
圖說:第五隊邱金菊與張彩萍搭檔默契十足,出餐迅速、成品驚艷,全場更以加碼甜點「驢打滾」收尾,獲得陣陣讚賞。 人間社記者顧根生攝
圖說:第二隊黃永基、朱桂蓮及Sakura組成的廣東隊,擅長擺盤,呈現出高雅料理美感。 人間社記者顧根生攝
圖說:周鳳英分享此富貴開花是用珠珠所串連起來的作品,非常的細膩費工,也是家族的傳家之寶,願代代富貴相傳。 圖/紐約道場提供
圖說:沈漢鏋的菩薩作畫展覽。 圖/紐約道場提供
圖說:林麗霞的手工皂與蔬果雕刻。 圖/紐約道場提供
圖說:迷你創作是一種「溫柔而安靜的造夢」,透過想像打造藏書閣、咖啡角落或聖誕壁爐前的溫暖時光。 圖/紐約道場提供
圖說:徐靜媛展出兩棟迷你屋模型,其中「旅行者的書房」細節豐富,如同雲遊旅人的秘密基地,每件擺設皆藏著故事,展現《華嚴經》中「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」的深意。 圖/紐約道場提供一廚香一蓮花展覽 紐約佛光人以藝會友
2025-07-15
「『一廚香,一蓮花』佛光會員作品展」7月13日在紐約佛光山道場五觀堂首次登場,由國際佛光會菩提分會主辦,融合靜態藝術與動態烹飪競賽,吸引逾80位佛光會員與信眾熱情參與。現場洋溢著藝術氛圍與生活智慧,展現佛光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創造力。
活動由菩提分會長周麗華主持,並介紹多位藝術創作者的作品,包括妙住法師的油畫、竺之偉的畫作、林子誼的書法、林淑娟的花藝、呂夏蓮的中國結、范慶安的心經書法、林麗霞的手工皂與蔬果雕刻、馬栁娥的攝影、周麗華的捏麵人、陳雅芬的鉤織藝術,以及徐靜媛的迷你屋模型。現場沈漢鏋更即興揮毫作畫,引來眾人駐足觀賞,氣氛熱絡。
紐約道場監院有霖法師讚揚佛光會員人才濟濟、藝術修養深厚,鼓勵各分會持續推動有意義的文化活動,增進交流,共修共樂。輔導法師妙住法師也表示,由會員自發構思與籌劃的展覽,充分展現佛光人強大的執行力與創造力。
活動高潮為即興烹飪大賽,五組會員各展現食藝與團隊默契。第一隊由陳民生與呂夏蓮夫妻檔聯手,烹製出麻油香氣四溢的「吉祥如意」熱炒;第二隊黃永基、朱桂蓮與Sakura以擺盤美感贏得目光;第三隊仰春蘭一人獨挑大樑,推出創意十足的「心包太虛」餅;第四隊胡月珠信心滿滿展現十八般武藝,由周鳳英協助收尾;第五隊邱金菊與張彩萍默契絕佳,快速出餐,並驚喜加碼一道「驢打滾」甜點,贏得全場喝采。
金馬獎得主錢孝貞亦親自到場,並帶著90歲高齡的母親錢錫珠共襄盛舉。她感動表示,今天恰逢觀音菩薩成道日,不僅味蕾滿足,心靈也深受觸動,實在捨不得離開。
展覽中,徐靜媛的迷你屋作品成為焦點,其中「旅行者的書房」細節精緻,如同世界旅人的秘密基地,讓人驚嘆不已。她分享,迷你創作是一種溫柔而安靜的造夢,她希望觀者能在微縮世界中找回內心深處的記憶與想像;陳雅芬則在退休後投入鉤織創作,她提到,午後一針一線的編織,讓她體會《維摩詰經》中「靜中常樂」的智慧,這就是簡單的幸福。
活動由菩提分會長周麗華主持,並介紹多位藝術創作者的作品,包括妙住法師的油畫、竺之偉的畫作、林子誼的書法、林淑娟的花藝、呂夏蓮的中國結、范慶安的心經書法、林麗霞的手工皂與蔬果雕刻、馬栁娥的攝影、周麗華的捏麵人、陳雅芬的鉤織藝術,以及徐靜媛的迷你屋模型。現場沈漢鏋更即興揮毫作畫,引來眾人駐足觀賞,氣氛熱絡。
紐約道場監院有霖法師讚揚佛光會員人才濟濟、藝術修養深厚,鼓勵各分會持續推動有意義的文化活動,增進交流,共修共樂。輔導法師妙住法師也表示,由會員自發構思與籌劃的展覽,充分展現佛光人強大的執行力與創造力。
活動高潮為即興烹飪大賽,五組會員各展現食藝與團隊默契。第一隊由陳民生與呂夏蓮夫妻檔聯手,烹製出麻油香氣四溢的「吉祥如意」熱炒;第二隊黃永基、朱桂蓮與Sakura以擺盤美感贏得目光;第三隊仰春蘭一人獨挑大樑,推出創意十足的「心包太虛」餅;第四隊胡月珠信心滿滿展現十八般武藝,由周鳳英協助收尾;第五隊邱金菊與張彩萍默契絕佳,快速出餐,並驚喜加碼一道「驢打滾」甜點,贏得全場喝采。
金馬獎得主錢孝貞亦親自到場,並帶著90歲高齡的母親錢錫珠共襄盛舉。她感動表示,今天恰逢觀音菩薩成道日,不僅味蕾滿足,心靈也深受觸動,實在捨不得離開。
展覽中,徐靜媛的迷你屋作品成為焦點,其中「旅行者的書房」細節精緻,如同世界旅人的秘密基地,讓人驚嘆不已。她分享,迷你創作是一種溫柔而安靜的造夢,她希望觀者能在微縮世界中找回內心深處的記憶與想像;陳雅芬則在退休後投入鉤織創作,她提到,午後一針一線的編織,讓她體會《維摩詰經》中「靜中常樂」的智慧,這就是簡單的幸福。
最新消息
法寶寺佛光家庭慢活閱讀之旅 新世代傳承信仰
2025-11-18福山寺一社區一蓮花 開啟寶廍民眾快樂之道
2025-11-18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交通工具4-1
2025-11-18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師生聯展 書畫映心光
2025-11-1790秒勇敢,20公斤責任 墨爾本佛光童軍消防體驗
2025-11-17東山分會以慈善福利社會 響應零飢餓稻米捐贈
2025-11-17〔三好校園〕寫扇揚善助弱勢 培養童真善知識
2025-11-17菲律賓三皈五戒 修行更上一層樓
2025-11-17喬克托族部落文化節 丹佛佛光人交流與會
2025-11-17新化國小校園講座 行三好創造幸福人生
2025-11-17
相
關
消
息







